2024-04-12 李南汐 精彩小资讯
八字圣教序解析
八字圣教序,又称《阴符经》,相传为轩辕黄帝所著,是一篇道教经典,阐释了无为而治、阴阳变化、柔弱胜刚强的思想。
1. 道法自然
“道法自然”为第一句,意指万事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,人应顺应自然,不可逆天而行。道是自然界的规律,法是效法,顺应自然规律就是道法自然。
2. 阴阳转化
序文中提到“阴阳相胜,柔弱胜刚强”,说明阴阳是宇宙中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力量,不断相互转化。阳为刚、动、热,阴为柔、静、冷。柔弱虽看似力量弱小,但顺势而行,可化解刚强。
3. 无为而治
“无为”不是不作为,而是顺应自然,不强求人为。序文中说: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意指遵循道的规律,不妄动,自然而然地完成事情。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顺应民意,以柔克刚,不与民争利。
4. 柔弱胜刚强
序文中多次强调“柔弱胜刚强”的道理。柔弱并非指软弱无力,而是指顺应自然,不与硬碰硬。以柔克刚,以弱胜强,是道教重要的思想。
5. 韬光养晦
“不露形迹,不留痕迹”这句话体现了韬光养晦的思想。在序文中,这段话指的是国家治理之道。一个国家应隐藏实力,不要锋芒毕露,这样才能长久稳定。
6. 把握时机
“明哲保身,知进退”则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。知道进退,才可保全自己。序文中用“投隙”来形容把握时机,意指寻找机会,顺势而为。
7. 修身养性
序文结尾提到“修身养性,正心正念”,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。只有修身养性,保持一颗正念,才能真正领悟道的奥秘。
八字圣教序是一篇深刻阐述道教思想的经典。它强调顺应自然,柔弱胜刚强,无为而治,把握时机,修身养性等思想,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圣教序字析51至100讲
51. 厥体道静,天人感应,
厥:代词,其,他的。
道静:指儒家思想的核心,修身养性,内省静修。
天人感应:指儒家认为天地与人之间存在感应,人的道德行为可以影响自然界。
52. 动静有常,八卦相错,
动静有常:指自然界遵循着一定的规律,动静交替。
八卦相错:指八卦中的八个卦互相交错,形成六十四卦。
53. 神机妙算,而又不谋,
神机妙算:形容智谋高超,能预知事物发展。
而又不谋:指不需要谋划,自然而然。
54. 鬼神助之,而无求。
鬼神助之:指得到鬼神的帮助。
而无求:指没有主动祈求。
55. 夫道者,体用一原,本末具备,
夫:助词,表提顿。
道者:指儒家思想。
体用一原:指道体的本源与道的实际运用是一致的。
本末具备:指儒家思想的根本与枝叶都完整具备。
56. 原本不二,万殊一理,
原本不二:指道的本源只有一个。
万殊一理:指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同一个道理。
57. 圣人之心,同归而殊涂。
圣人之心:指圣人的思想和境界。
同归而殊涂:指圣人的目标相同,但实现的方式各异。
58. 一道贯之,殊途同归。
一道贯之:指儒家思想贯穿于圣人的不同学说中。
殊途同归:指虽然路径不同,但最终殊途同归。
59. 圣教垂範,式昭后学。
圣教垂範:指圣人的教诲和典范。
式昭后学:指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。
60. 钦哉有志,毋怠毋忽。
钦哉:表示尊敬和勉励。
有志:有志向,有追求。
毋怠毋忽:不要懈怠和轻视。
61. 重光启圣,继孝开来。
重光启圣:指重新弘扬圣人的思想。
继孝开来:指继承和发扬孝道的传统。
62. 治国平天下,在己不在人。
治国平天下:指治理国家,使天下太平。
在己不在人:指要靠自己的努力,而不是依赖他人。
63. 修身齐家,治国平天下。
修身齐家:指修养自身,管理好家庭。
治国平天下:指治理国家,使天下太平。
64. 个个英雄,人人圣贤。
个个英雄:指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。
人人圣贤:指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。
65. 允执其中,四海一家。
允:信守,遵循。
执其中:指遵循中庸之道。
四海一家:指天下都是一家。
66. 四海一家,天下为公。
四海一家:指天下都是一家。
天下为公:指天下属于人民。
67. 物物一太极,太极无极。
物物一太极:指万物都包含着太极。
太极无极:指太极是无限的。
68. 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
阴中有阳:指在阴之中包含着阳。
阳中有阴:指在阳之中包含着阴。
69. 无极而太极,太极分阴阳。
无极:指无限。
太极:指有限。
太极分阴阳:指太极生出阴阳。
70. 阴阳合一,万物生。
阴阳合一:指阴阳相结合。
万物生:指万物由此而生。
71. 一阴一阳之謂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
一阴一阳之謂道:指阴阳合一就是道。
继之者善也:指用善去延续道。
成之者性也:指通过修养本性来完善道。
72. 仁者,人也;义者,宜也。
仁者:指有仁德的人。
也人:指人的本性。
义者:指合宜的人。
也宜:指符合礼仪和伦理。
73. 君子博学於文,約之以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!
君子:指有德行的人。
博学於文:指广泛学习文化知识。
約之以礼:指以礼节约束自己。
亦可以弗畔矣夫:指这样就可以不偏离正道。
74. 子曰: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。
子曰:孔子说。
好德:喜欢道德。
好色:喜欢美色。
75. 子曰:吾未見惡惡如惡臭者也。
惡惡:厌恶邪恶。
惡臭:讨厌臭味。
76. 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君子:指有德行的人。
喻于义:以义理为重。
小人:指没有德行的人。
喻于利:以利益为重。
77. 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君子:指有德行的人。
坦荡荡:光明磊落,心胸宽广。
小人:指没有德行的人。
长戚戚:忧心忡忡,畏首畏尾。
78. 内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。
内省:反省自身。
疚:愧疚,不安。
夫:表提顿。
何憂何懼:有什么可忧有什么可惧。
79. 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
從心所欲:顺从自己的内心。
不逾矩:不违背礼法。
80.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
知之者:知道的人。
好之者:喜欢的人。
樂之者:快乐的人。
81. 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乎?
人不知:别人不了解。
不慍:不生气。
不亦君乎:难道不是君子吗。
82. 君子無所爭,必也射乎!揖讓而升,下而飲,其爭也君子。
君子:指有德行的人。
無所爭:没有争夺之心。
必也射乎:一定要说争的话。
揖讓而升:谦让着上场。
下而飲:比赛结束后共同饮酒。
其爭也君子:这种争斗是君子之争。
83. 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。
三軍:军队。
可奪帥也:可以夺取将领。
匹夫:普通百姓。
不可奪志也:不能夺取意志。
84. 聖人無常師。
聖人:指德行高尚的人。
無常師:没有固定的老师。
85.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
君子:指有德行的人。
疾:讨厌。
沒世:死去。
而名不稱焉:而名声不被人称赞。
86. 小人喩於利,君子喩於義。
小人:指没有德行的人。
喩於利:以利益为重。
君子:指有德行的人。
喩於義:以义理为重。
87. 知者樂水,仁者樂山。
知者:有智慧的人。
樂水:喜欢水。
仁者:有仁爱之心的人。
樂山:喜欢山。
88. 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
大
圣教序序字帖全文清晰版放大
一、
《圣教序》为唐朝书法家虞世南所书,是汉字书法中的代表作之一,素有“天下第一行书”之称。此帖以其精妙的笔法和优美的意境,被历代书家所推崇和临摹。
二、序字帖全文
夫道者,人之所道;
而教者,道之所谓也。
然则教之所由兴,
其原于道者远矣。
道之大,原出于天;
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
莫不尊道而贵德。
是以古之明王圣帝,
树之风声,立之教化,
务以弘道为己任。
圣人南面而立,
左史右史记言,
右文左武兴教,
崇德报功垂裕后昆。
至于唐虞三代,
孔子没而微言绝,
七十二子散而莫传。
大圣继天立极,
应运降生,拯患救难,
敷阐圣教,化导群迷,
十方含生,咸蒙法雨。
教有大品,经有五乘,
一代时教,各有所宜。
无非欲人明了自心,
返本还原,复归圆寂。
夫迹象千差,本源一揆,
同证于无上菩提,
斯为至极之妙道哉!
承世圣君,遵奉圣旨,
阐扬经典,宏赞金科。
今则摄诸经要文,
判释宗旨,剖析疑滞,
宏扬至教,普利群生。
遂令匠人摹勒成字,
广布天下,永传后世。
是知国王贤哲,
并以隆崇圣教为先,
百寮兆庶,咸皆奉行。
故曰:诸天卫护,
十方赞善,三界同归,
四生咸庆,千古流通。
望贤哲君子,
各各顶戴,深信乐行。
三、特点
《圣教序》以晋代王羲之的书风为基础,融入了虞世南自己的风格。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笔法精妙:线条流畅圆润,遒劲有力,刚中有柔,柔中带刚。
2. 结构严谨:字形端正匀称,笔画安排合理,疏密得当。
3. 意境优美:整体布局错落有致,章法自然,呈现出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