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5-12 郭洛萱 精彩小资讯
大暑开“伏”,暑气逼人
1. 大暑时节
大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太阳到达黄经120°时,即为大暑节气,一般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。
2. 俗称“伏天”
在大暑前后的一段时间,民间俗称“伏天”。“伏”指潜伏,意为此时地表及地面附近天气闷热,湿气大,使人感觉就像潜伏在水里一样。
3. 伏天特征
伏天期间,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,天气炎热、降水较少,空气湿度大,常伴有桑拿天、雷阵雨等天气现象。
大暑过了还热吗?
4. 持续高热
虽然大暑过了,但伏天并没有结束。一般来说,伏天会持续40天左右,到立秋(8月7日或8日)前后结束。因此,大暑过了之后,天气仍然会非常炎热,高温天气仍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5. 气温波动
虽然整体趋势是持续高温,但大暑过后,受冷空气影响,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降温,但整体气温变化不大,仍处于高温或炎热区间。
6. 体感炎热
除了气温之外,湿度对人体体感温度也有很大影响。伏天期间,湿度较大,人体汗液蒸发困难,会给人带来闷热、潮湿的感觉,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气温更高。
应对伏天酷暑
7. 防暑降温
外出时,做好防晒措施,戴遮阳帽、穿透气性好的衣服。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曝晒,多喝水、补充电解质。
8. 室内降温
室内可使用空调降温,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开空调,室温不宜过低。同时,可使用电扇、风扇等辅助降温。
9. 合理饮食
伏天期间,饮食宜清淡、易消化,多补充水分,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可以多吃些绿豆、莲藕、薏仁等消暑利湿的食材。
10. 作息规律
伏天期间,作息要规律,避免熬夜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身体恢复体力,抵抗暑热。
三伏天:夏季中的炎热时段
1. 定义
三伏天是夏季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,通常出现在农历三伏日。三伏日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每年具体日期会有所不同。
2. 相关概念
伏藏:《汉书》中记载:“伏,藏也。”意为万物躲藏避暑。三伏天正值夏季酷热难耐之际,万物为躲避暑热而潜藏避暑。
三伏:三伏天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。其中,初伏一般为10天左右,中伏为20天左右,末伏为10天左右。
3. 时间范围
三伏天的具体时间因年而异,但通常会在每年农历六月至八月之间出现。一般情况下,初伏在小暑前后,中伏在夏至前后,末伏在立秋前后。
4. 天气特征
三伏天期间,天气炎热多雨,气温高,湿度大。阳光强烈,紫外线辐射强度大。天气闷热潮湿,极易中暑。
5. 养生建议
三伏天期间,人体容易出汗过多,损耗津液,因此应注意以下养生建议:
多喝水,及时补充水分。
饮食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。
避免暴晒,出门做好防晒措施。
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。
处暑不出伏,必定是灾年
处暑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代表着暑气逐渐消退,秋季即将到来。在民间,有谚语云:“处暑不出伏,必定是灾年”。这句话有何科学依据,又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?
一、气候规律
处暑节气后,秋风渐起,气温开始下降,但往往仍然会出现伏旱或伏汛等极端天气。所谓伏,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。如果处暑时节仍处于伏期,则说明暑热未退,极易出现灾害性天气。
二、农业影响
处暑不出伏,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。伏期高温多雨,有利于作物生长,但若持续过久,则会导致作物徒长、病害加重,产量锐减。例如,水稻在伏期长时间受高温干旱影响,容易出现空瘪粒、穗枯病等问题,导致减产。
三、健康隐患
伏期高温闷热,人体容易中暑、脱水,抵抗力下降。如果处暑时节仍不出伏,则暑热持续时间延长,加重人体不适症状,甚至引发热射病等严重后果。
四、社会经济影响
灾害性天气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,还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。伏旱或伏汛会导致河流干涸、农田受淹,影响交通运输,甚至引发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。这些灾害会造成经济财产损失,影响民生稳定。
“处暑不出伏,必定是灾年”的谚语并非无稽之谈,它反映了处暑节气与极端天气的密切关系。关注和重视处暑后的气候变化,及时采取防范措施,可以有效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,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。